一月摘要


今天是小年夜,依舊要上班,但計劃30從去年年底開始執行到現在,總共累積26篇文章:
  • 電影心得:6篇
  • 玩特效教學:3篇
  • 如何說故事:2篇
  • 閱讀摘要:2篇
  • 其他胡言亂語:13篇
雖然寫的東西不見得是人人都會看的,但這是給我自己的一種試煉,上班日每天產出一篇文章出來,訓練自己保持良好的產出習慣,也可以提升寫作能力。雖然寫小說計劃暫時停止,但這沒有代表結束,而是依然在尋找靈感,尋找適合自己寫作的方向。從這個月起每個月都要有一個主題,這是計劃30的宗旨,也是我個人的自我追求、訓練。

這個月的守則是「要有產出」,執行措施有:
  • 寫部落格
  • 規律的生活
  • 多運動
  • 了解自己
  • 要做筆記

寫部落格

寫部落是一種產出,斷斷續續的寫沒有達到用處,而是要每天寫,我則是要求自己工作天的時候寫。會這樣開始,也是因為這樣的理由。我更加了解自己,有捨就會有得,我戒除了讓人上癮的工具,然後開始計劃,追求我自己的興趣,但也不忘記吸收

規律的生活

但要這樣持續的產出,每天不斷,就必須要有規律的生活。我必須思考我每天的時間都花在什麼地方,但很難的是,已經無法像過去一樣,有大量且充足的時間可以運用,每天工作8小時,所以能夠運用的時間只剩下零頭時間。什麼叫零頭時間?就是那些事情事情中間產生出來的時間,早起到上班的時間,中午休息時間,晚餐到睡覺的時間。將這些時間組合起來,每天使用,累積長久,就會很可觀。

但省下時間要做什麼?

星期一早上一起床,匆匆出門,經過外頭的車水馬龍,好不容易到了公司,開始被電子信箱攻擊,一整天忙碌的不可開交。下了班,又是在車陣與人群之中度過,吃了晚餐,就只想好好放鬆一下,在家看個電視,忽然間,已經是凌晨時分。明天才星期二,就早點上床睡覺吧。

到了星期二,好像重複一樣。然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每週開始,就想要在週末的時候做點什麼,然後一到週六日,就又在睡眠與雜亂的生活中度過。一週過一週,一年就又會這樣過去。而一年的開始也會希望今年可以達到什麼目標,然後一週又一週,一天又一天,以為時間重複著,但其實正慢慢地消耗我的生命。

為了不讓這種老大徒傷悲的心情出現,我開始研究了一下自己的每日行程。星期一到星期五工作日,週六與週日則是自己能更運用的時間,而工作日的早上八點到晚上六點,都花費在工作之上,晚上則可以隨身運用。算一算除了六日,每天能夠運用的時間只剩下晚上的時間,大約四到五個小時,扣掉交通吃飯時間,就剩下三個小時不到了。

「時間真的是很少啊!」

過了30歲之後的我,各種交際應酬已經減少許多,因為我只想要充分的利用時間,來完成某些創作,這樣才使我更快樂。而我自己也曾經提過,只要一個念頭在腦中3個月揮之不去,那就有實現的必要,而現在我腦中都充滿了各種創作思維,而每一種對我來說都是新的領域,要實現出來,勢必會花費大量的時間。

如此一來,好像只有下了班的時間才是自己的,才能夠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一週七天,只有下了班的時間才是自己的,在這樣的世界,好像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不能就這樣放棄!」太多事情想做,太少時間可以用,那該怎麼辦?

「別人是怎麼做到的!?」

然後,我開始研究許多名人一天的行程。原來,清晨的時間就是解答!

許多成功的人士都有早起的習慣,如日本作家村上村樹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這些清晨的時間會讓你覺得好像多出來的一樣,而且不再匆匆忙忙的出門上班、不再急著刷牙洗臉換衣、不再到了公司才吃早餐!

但唯一的問題是如何做到清晨早起?

似乎大學之後,早起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工作之後,早起變得更難。想要做到早起,就必須要先定義何謂早起,到底是幾點算早起?

這對每個人來說定義都不同,想要達到早起,就必須先知道自己的睡眠長度,睡多久才算睡得飽?6個小時?7個小時?8個小時?這也是因人而異。所以我開始測試自己的睡眠長度,如果11點就寢,那就將鬧鐘設在5點,然後測試自己是否可以順利起床。如果不行,就延後起床時間到6點,再不行,就延到6點半,以此類推。但如果延到剛好的出門時間,那一切又都沒有意義了。

經過幾天的反覆練習之後,我找到自己的最佳時間,也就是在晚上11點半到12點就寢,清晨6點半起床是剛好可以滿足身體的休息。那6點半起床可以做什麼?

可以做的事情可多了。

六點半起床之後,盥洗完之後,也還沒七點,距離我出門的時間整整有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打開電腦,寫寫文章最剛好,而且也不會用完這一個小時,大約專注力只有半小時,累積個500字的文章,3個月之後就會有五萬字的文章字數,累積多了也會很可觀。然後七點半,我可以悠哉的出門、可以到喜歡的早餐店、可以看看書。

在一天內完成是很簡單,但長遠來看,3個月內每天都要完成,難度就增多不少。重點還是在於如何能夠持久進行。

我們工作是為了獲得更好的人生,省下時間可以為人生帶來更多自由。出社會之後,許多人將沒有時間掛在嘴邊,連我也不例外,不是沒有時間,而是無法克服心中的懶散。當一個人執著某件事物的時候,時間就會自然而然多了出來,反之,就算外人說破嘴,也無法說服他人做不願意做的事情。所以省下的時間,當然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當一件事情在我腦中不斷重複三個月以上,那就一定要去做,否則將來一定會後悔,我一向這麼提醒自己。如此一來,不要覺得興趣難尋,想久了,就一定是興趣。

多運動

所以在這樣的思想底下,就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長久地推進。運動對人體的好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以前唸書的時候,極不擅長運動,只要遇到體育課,心中就會開始憂鬱,恨不得運動的時間趕快結束。入伍前幾個月,為了要讓自己可以完成三公里的慢跑,每週都持續跑個兩到三天,每次都跑至少跑2公里以上。從那個時候起,開始享受慢跑所帶來的汗水淋灕,以及跑完之後,所帶來的精神飽滿的感覺。

工作之後,並沒有懈怠跑步這項運動,只要一到夏天,必然是每週在操場報到,冬天的話,就改成游泳,一來就不會在外頭風吹雨淋,二來冬天的游泳池的人也沒有夏天那樣多。

養成運動的習慣之後,就開始參加各種大大小小的路跑比賽,那時候的路跑並沒有像現在這樣豐富,就只是單純的路跑。大約一年的時間,前後大約跑了幾十場,不過都只是參加9公里的距離。後來游泳也游出心得,參加2009的橫渡日月潭活動。跑步跟游泳都完成階段性任務,就開始往高處爬:攀登雪山主東峰。

爬山對我來說只是一種挑戰,沒做過的事情,一定要找機會去執行。爬山是有氧運動,也能夠在途中欣賞壯闊美景,更能夠體會人類在大自然中的渺小。爬完雪山還不夠,繼續攀爬下一座:玉山。

征服雪山與玉山之後,我開始覺得,這些運動對我來說,都算是大運動,就是需要很多時間去完成的運動,如果要能夠每天都能持續做下去的運動,以上這些對我來說都很難放在每日的行程表內。

雖然在這三項之中,跑步是最簡單的,每天跑個30分鐘,應該也就足夠,但偏偏跑步對我來說又是一項極枯燥的運動,繞操場跑好像小白鼠在籠子裡跑滾輪一樣。而且,冬天的北部幾乎都是下雨天,想要找到時間慢跑,就又更難了,我必須要找出另外一個項目。

了解自己

我認為要了解自己,就要練習午間寫作。午間寫作的意思就是天馬行空,想到什麼寫什麼。本來是要晨間寫作的,但因為早上要早起這件事情實在太難,就算一天做到,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要做到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跟自己活了一萬多個日子養成的習慣有關係吧。

除了自己經營的部落格每天要生一篇文章之外,每週也有小說的進度要趕,這樣一來好像就沒有其他時間來談一談其他事情,有關自己的事情,或者與自己對話。大部份的思想與創意,都放在自己的腦袋內,常常這樣翻來覆去地咀嚼,但總是會有卡在某個部分而停滯不前,怎麼想都沒有辦法衝過障礙。

本月讀了「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這本書,作者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執行晨間寫作,重點不在於寫了什麼,而是有沒有每天寫。但這本書的中後半部都在講一些心理層面的問題,看得我腦袋都打結,無法思考。但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晨間寫作,現在上班族工作繁忙,早上都在忙著補眠,何況是要早起?如果是中午的休息空擋來做這件事情,我想應該再好不過的了。但缺點就是要犧牲中午的休息時間,繼續面對螢幕。

不過這恰恰也是訓練自己打字的能力,能在15分鐘之內,打完內心所想的事情,那還是有15分鐘可以休息,專家都說了,中午的最好休息時間是15到20分鐘,超過反而對身體不好。

那就來訓練自己午間寫作吧。

訓練自己的思想與產出的能力,短時間內窩在這小小的思想渠道,不受任何事件影響,儘量的為所欲為不吐不快吧。

一開始就先來個一頁好了,一頁大概500字到600字之間。一天一頁,思想不墜。

要做筆記

忽然有一種發想,由於自己實在太容易忘記了,什麼事情都要做筆記才行,就連閱讀這件事情也不例外。將自己看過的書,經由大腦咀嚼,然後做成筆記。好處是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比較不容易忘記,另外一個是想到隨時可以拿出來查閱,再來這也是一種產出。只要累積夠多文字,將來隨時可以整理成冊。這樣一來就不用一直去翻閱那些已經看過的書,就像有的時候轉到電影台播放已經看過的電影會停下來繼續看是一樣的道理。

這個計劃我稱為看書趣,自己愛看書,但看過就忘,似乎有點浪費那些時間。做成筆記,就是一種產出,只要有產出,就不怕變成空白。一開始,我選了四本書:電影的魔力、為什麼你的故事被打叉、超譯尼采、過得還不錯的一年。前面兩本是有關寫小說或劇本的教學書,後面兩本就像是激勵人生,看看別人的思想與生活,然後想想自己。

這樣一來一天的時間是不是又更緊湊了?

這個讀書趣計劃可以移到晚上來執行,經過這幾年的實驗,下班回到家似乎很難會有產出。把這些時間換成學習時間應該會比較好一點,晚上看看書,寫寫筆記或學習心得,每天的時間壓力比較不會那麼大。那這樣寫小說與部落格的計劃勢必要挪到早上或中午,目前早上還是沒有辦法早起,一直拖延寫小說這件事情。中午的話時間還運用得蠻充分,午間寫作或部落格都有一直在走。

在給自己這些功課的同時,不要忘記我還只是個人,我需要休息。一年最長的假期就是過年了,利用這段時間好好修養身心,雖然會變成大吃大喝,但也是一種釋放壓力。回到家裡陪陪家人,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電影或小說,然後重整一下,年後迎接新的開始,邁向全新的自己吧。

0 意見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