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是寫作之月
從去年年底開始,就想要開始每天都寫,但該寫些什麼?這個問題曾經困擾我好幾年,寫了又停,停了又寫,斷斷續續,絲毫不見任何改變,因為思想不是每天都有。但本月讀了「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這本書,作者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執行晨間寫作,重點不在於寫了什麼,而是有沒有每天寫。但這本書的中後半部都在講一些心理層面的問題,看得我腦袋都打結,無法思考。但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晨間寫作,現在上班族工作繁忙,早上都在忙著補眠,何況是要早起?如果是中午的休息空擋來做這件事情,我想應該再好不過的了。但缺點就是要犧牲中午的休息時間,繼續面對螢幕。
所以我稱為午間寫作。
午間寫作的意思就是天馬行空,想到什麼寫什麼。本來是要晨間寫作的,但因為早上要早起這件事情實在太難,就算一天做到,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要做到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跟自己活了一萬多個日子養成的習慣有關係吧。
寫了一個禮拜發現,只是把我心裡面的話,變成文字而已,好像沒有什麼產出的幫助,總覺得要完成點什麼進度才算是有產出。但因為執行午間寫作,現在似乎每天都要寫點什麼,沒寫就覺得全身不對勁。其實這樣很好,雖然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人,可以講講話,但在這個社會上講實話是會被人討厭的。所以我們只能像面具人一樣,雖然有很多話可以講,但總是會那樣的客套。
這就是社會啊。
自己寫點東西,可以跟自己對對話,講點平常不會開口說的東西,也順便練習自己的寫作能力。但我也不是那麼喜歡在別人背後講些難聽的話,也不喜歡批評別人,雖然這個社會有太多人欠罵,太自以為,但罵多了還是改變自己的心態,變成沒有批評就不是我。
或許我只顧自己吧,有缺點也有優點。什麼事情都以自己為主,好像地球以自己為中心轉,會變得太自以為是,反而無法接受別人的批評。但在這個社會很多事情還是要必須透過大眾來檢驗,才知道可不可行。就像主管檢驗我的職場能力一樣,而不是自己檢驗自己。
回想過去好像就喜歡寫點什麼,但年輕時候的自己以為時間很多,想寫就寫,完全不知道累積這件事情,如果提早10年就了解的話,現在或許會改變許多。但只要知道就還不算太晚,從現在起的往後10年,都可以按照這種步伐走的話,將來的某一天總是會開始變得特別。我不是聰明人,唸書的時候都要念個兩遍以上才能上考場,似乎是勤勞造就唸書很厲害的假象,但別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經在書桌前好幾個小時的奮鬥,就是不想別人看輕我。上大學之後,那種勤勞好像已經淡忘,變得只在乎眼前,不看未來。勤勞這兩個字,還是要慢慢地抓回來。
講回寫小說這件事情,寫故事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我又不想寫的像網路小說那樣,太過拘泥於詞藻,看起來就覺得很難讀得下去,好像都不太用那些簡單的字眼。相比之下,村上春樹的小說真的是清新簡單很多。
但或許這種清新簡單的風格才是最難的,從簡單的字眼看出深遠的意義,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比喻就藏在每字每句當中。那這樣說起來,好像沒有一個方向簡單,艱深的語詞不適合我,簡單含有意義的描述也不是我能寫出來的,那不就沒轍了?
還有人說風格,小說的風格也是代表作者重要的象徵。要如何找到寫作風格?我想現階段,恐怕還是沒有辦法找到。一直寫下去,每天都寫一點,就算只是幾百個字,也就是有持續下去。寫久了,或許可以找到所謂的風格。
還沒確認自己的寫作風格這件事,我內心覺得簡單最適合我,簡單的動作、簡單的內心戲、簡單的對白與簡單的劇情,最適合這個時候的我吧!
但以往都認為劇情最重要,寫了幾次都放棄,好像遇到死胡同,怎麼轉都轉不出去。但每個寫作的教學書籍,都說角色最重要,創作出一個很真實的角色,情節自然而然就會發展下去。
以前我都是先寫劇情,才發展出角色,現在要試著反轉過來,反而有點難度,不過還是有幾個步驟的,從角色的期望開始,在設定的世界觀當中,這個角色他最想要完成的事情是什麼?活許這樣更能持續探討可能會發展的情節吧!
然後我開始把昨夜的夢給寫下來了。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0 意見 :
張貼留言